中国AI内容治理新规!大量采用AI生图的创作账号将面临转型压力

flylinker
2025-06-26

根据国家网信办最新要求,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于2024年6月11日正式施行,明确规定自9月1日起,所有通过算法模型生成的文本、图像、音频及视频等AI合成内容,必须在显眼位置标注"AI生成"标识。这一政策标志着中国对AI内容治理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。

图片

政策动向的关键细节

《办法》要求相关平台建立三重识别机制:

  • 内容标注:AI生成的文字需通过特殊水印或首句标识提示
  • 版权限定:禁止未经授权搬运他人模型训练数据
  • 风险防控:对可能引发诈骗、虚假信息的AI合成内容设置特别审查标准

市场监管总局同步下发的配套文件显示,教育、医疗、金融等十个敏感领域的内容将率先实施强制性标注,违规者除面临账号封禁外,还将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。

平台响应技术升级

抖音率先上线"AI内容拦截系统",采用文本-图像跨模态比对技术,可检测:

  • 文字特征的模型生成痕迹
  • 神经网络生成的图像失真点
  • 固有人声与AI语音的特征差异

小红书则推出"内容源追溯功能",用户可通过「查看AI生成标识」按钮,了解图片的拍摄时间、设备型号等原始数据。两家平台均明确表示,9月后未标注的AI内容将直接触发禁发机制。

行业影响与企业应对

根据中金公司最新研报,新规将直接影响三大行业领域:

  1. 营销广告行业:需重新审核智能客服、虚拟主播的内容合规性
  2. 自媒体运营:大量采用AI生图的创作账号面临转型压力
  3. 跨境电商平台:海外购商品描述中AI翻译内容需增加双语标识

美团、携程等企业已开始在内部系统嵌入自动标注模块,百度文心一言团队开发了「内容合规检测插件」,要求用户在生成文本后点击「生成说明」按钮自动生成合规声明。

专家预警的治理闭环

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技术委员会表示,当前AI合成内容存在三大风险:

  • 身份冒充类:76%的仿声诈骗使用AI变声技术
  • 虚假信息类:每月新增2.1万条深度伪造视频
  • 商业侵权类:AI著作权纠纷案件同比激增380%

携手企业降本增效并解决数据安全问题, 独立部署大模型与智能系统是一条必经之路,FLYLINKER有全套解决方法,请参考以下文章,或直接联系我们:

数字化时代如何避免数据泄露?帮你算一笔「数据隐私+成本效率」安全账

AI数字员工--天工智擎-P70 重磅来袭!!

工业机器人产量疯长26%!但比涨数据更重要的是4个“人机共生红利”细节

我们是FLYLINKER,专注数字AI智能化转型
联系我们获取解决方案及补贴政策

免费热线:4006-086-022

官网咨询:www.flylinker.com

图片


阅读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