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国家网信办最新要求,《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于2024年6月11日正式施行,明确规定自9月1日起,所有通过算法模型生成的文本、图像、音频及视频等AI合成内容,必须在显眼位置标注"AI生成"标识。这一政策标志着中国对AI内容治理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。
《办法》要求相关平台建立三重识别机制:
市场监管总局同步下发的配套文件显示,教育、医疗、金融等十个敏感领域的内容将率先实施强制性标注,违规者除面临账号封禁外,还将纳入国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统。
抖音率先上线"AI内容拦截系统",采用文本-图像跨模态比对技术,可检测:
小红书则推出"内容源追溯功能",用户可通过「查看AI生成标识」按钮,了解图片的拍摄时间、设备型号等原始数据。两家平台均明确表示,9月后未标注的AI内容将直接触发禁发机制。
根据中金公司最新研报,新规将直接影响三大行业领域:
美团、携程等企业已开始在内部系统嵌入自动标注模块,百度文心一言团队开发了「内容合规检测插件」,要求用户在生成文本后点击「生成说明」按钮自动生成合规声明。
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技术委员会表示,当前AI合成内容存在三大风险:
数字化时代如何避免数据泄露?帮你算一笔「数据隐私+成本效率」安全账
工业机器人产量疯长26%!但比涨数据更重要的是4个“人机共生红利”细节
免费热线:4006-086-022
官网咨询:www.flylinker.com